留学说 /  行业观点 /  正文

关注留学说微信公众号

从小培养公民意识——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原文作者  顾晨雪   |   发布时间  2015-02-26   | 浏览次数  1793

分享到:

新加坡公民教育处处体现着人性化特点,这成为新加坡培养好公民的重要准则。在新加坡,无论老幼,几乎人人都能背出他们的五大共同价值观。这不仅是新加坡人的道德准则,也是他们的立国指南。正如李光耀所言:如果伦理和道德价值观的水准低落,新加坡就会日渐走下坡。因此,我们是否能维持稳定和保持我们的优势,问题不在经济发展方面,而是在于社会的道德结构。

 

一、公民教育是学生必修课

 

新加坡政府注重从小培养公民意识;在中小学里,公民与道德教育是学生的必修课。根据政府提出的五大价值观,教育部为课程拟定了五大主题:一是个性塑造;二是与家庭的联系;三是对学校的归属感;四是作为杜会的一分子;五是以国家为荣并忠于国家。这五大主题引导学生先从认识个人开始,然后扩展到家庭学校,最后延伸到社会和国家。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的学校虽然以英文授课,但是《公民和道德教育》一课却是分别以华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这三种语言进行教学。政府希望通过各族的母语将亚洲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更好地传递给学生,同时希望学生明白,这种价值观与自己的母族文化是血脉相连的。

 

二、课程设计生动活泼

 

道德教育如果是单纯的说教,恐怕很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新加坡在编排公民教育课程上着实下了一番工夫。小学的《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内容相当活泼生动。一到三年级的课本连环画居多,四到六年级则以生活实例为主。故事往往以四个不同种族的孩子的日常生活作为架构,也穿插一些历史、寓言和童话,用生动有趣、形式多样化的故事教育孩子。 在培养孩了个人品格方面,有许多教育孩子独立做事、不乱花钱、尊敬师生的课文;每课后面还有讨论,激发和训练学生思考什么是正确的行从让学生接受公共这一概念,培养他们健全的品格,使学生对家庭和社会具有认同感和归属。

 

三、公民教育潜移默化

 

除了以必修课形式向孩子灌输公民意识,学校也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做人准则。学校很重视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必须人人动手打扫卫生,中学生还要负责清洗学校的厕所。新加坡教育部规定学生必须选择参加一定的课外服务。政府也经常举办睦邻周”“礼貌周”“国民意识周等活动,以培养人们服务社会的意识和习惯,强化公民与人为善、互助互爱的良好品德。

 

四、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和新加坡一样,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一直都是高度重视的。并且在目标、内容、途径等方面和新加坡的学校有许多相似之处。200634日,我国的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了要引导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价值观,为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个准绳。但山于我国有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我国当前又处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还没有建立起规范的市场竞争机制和社会诚信体系。再加上我国的中小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没有健全的、科学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所以,近些年我国青少年学生在品德、心理甚至守法方面出现的问题比较突出,引起了各界的忧虑。

 

最高人民法院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00年以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从2000-2004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平均每年上升14.18%20051-7月,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3.%%。其中在生效判决中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9.94%。从犯罪人数上看,排在前10位的分别是抢劫、盗窃、故意伤害、强奸、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故意杀人、走私贩卖运输毒品、诈编、敲诈勒索。在没有构成犯罪的青少年中.出现的厌学、网络成瘾、缺少公德甚至吸毒等现象也不少。

 

由此可见,我国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在实践层面还有很大的差距。通过对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教学特色的了解,不难发现,想要成为新加坡那样的教育强国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免责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留学说无关。留学说对文中事实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分享到:


文章评论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