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说 /  留学规划 /  正文

关注留学说微信公众号

看新加坡老师,竟这样让学生成绩起飞

原文作者  Michelle879   |   发布时间  2016-08-30   | 浏览次数  1479

分享到:

1.短信竟然能提高孩子成绩  


近日,新加坡很多老师通过实践发现,通过短信方式向家长告知学生的作业情况及考试成绩会对提高学生数学分数起到一定的帮助。另外,根据一项16,000名学生参加的调查结果显示,这种“低成本”的方式还能提高学生的“到课率”。  



 
 

家长每学年会收到大约30条短信(相当于一周一条信息),短信内容通常与“学生考试提醒及学生作业漏交的警告”之类相关。一些短信会告知家长们其孩子的学习内容,而研究者发现参与实验调查的学生在数学成绩方面往往比未参加调查的学生要高出很多。   

2.成本远低于开家长会   

这项研究由英国教育捐助基金会发起,调查显示,“给学生家长发短信”是提高学生成绩中性价比最高的一种方式。而基金会负责人凯文(Kevan Collins)表示,“我们明白很难号召所有的家长都积极参与,尤其是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这种发短信的方式其实对于学校来说是很适合的,也不用考虑将家长都叫到学校来参加家长会。”  


 


亲爱的家长:您好,无论您的孩子成绩好坏,请想想:每个孩子都是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棵还没有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慢慢地长大,陪着他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相信孩子,静等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  


教育作为一个宏大的命题,并不完全由行政部门的政令、理论家的理论所决定,还取决于每一位家长的教育理念和做法。下面几则老师短信的教育观点,大家共勉。  


1.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同一个班级,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家长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平时不闻不问,考差了大发雷霆,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2.当人们说这个孩子和那个孩子的不同的时候,其实主要是指这个家长和那个家长的不同。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的比较辛苦,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  


3.贫穷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但并非越贫穷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做父母的,需要为孩子提供基本的文化资料,不让孩子陷入人穷志短的自卑深渊。  


 


学生取得优秀成绩所依赖的,除了天分,更多的是自控力,专注性和求知欲,这些素质对于孩子的成长太重要。  

 

老师的建议  


>>>>多倾听孩子的声音  


优秀的父母大都懂得倾听,可以站在孩子的立场倾听孩子的心声。感同身受,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才能与孩子良好的沟通,当然沟通中需要注意这三条黄金法则: 


第一是倾听,就是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且听懂孩子话里的真实意思。 

 

第二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结果往往是有道理的。  


第三是建议,就是有道理孩子并不一定就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因此父母这里应该给予建议。  


>>>>孩子的问题是父母问题的折射  


当务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们这时最应该做的、也是家长们最忽略的,其实是反思自己。孩子的习惯,大多是父母意无意中培养出来的。生活中,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教,以至于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教,这就是“潜教育”,就是传说中的将门虎子、孟母三迁、亦或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好父母以身作则最重要  


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没有一个是轻易取得教子成功的。一位优秀的母亲甚至说,很多人都认为我很轻松,说你的孩子那么优秀,根本不用管,殊不知,我连晚上睡觉其实都有一个眼睛是睁着的!好母亲防患于未然,而不合格的母亲是,孩子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甚至教师都已经找孩子谈话了,她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一个人成长中最重要的,也是很多父母最为忽略的。大多数的父母都是只看重成绩,对品德重视的人越来越少了。殊不知,意志、胸怀、品德等,这些才是最重要的因素。这些品质,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等“显教育”就能产生效果的,而是通过父母的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的。 


让孩子养成良好品质的最好方式除了父母能做好的表率外,就是让孩子多读名著,特别是人物传记,让孩子从小学会用伟人的眼光来看社会和自己。 


本文由新加坡教育网独家整理与发布,转载须注明来源

【免责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留学说无关。留学说对文中事实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分享到:


文章评论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