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说 /  海外生活 /  正文

关注留学说微信公众号

蕨菜竟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评定为III类致癌物

原文作者  黄薇薇   |   发布时间  2016-06-03   | 浏览次数  1372

分享到:

在国内有“长寿菜”之城的蕨菜,被查出含有原蕨苷。原蕨苷在2016年2月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评定为III类致癌物。蕨菜在我国分布广泛,河北省承德市“野菜生产基地”产出的蕨菜名响海内外,出口日本、美国和韩国等国家。而5、6月份恰恰是蕨菜采摘的最好时节。  


我国食用蕨菜的历史悠久,自古至今,祖先传承下来蕨菜的做法也已演变的非常多。爆炒、清拌、腌制、风干,全国各地每一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的做法。留学君是湖南辣妹,最爱吃腊肉炒蕨菜,你们呢?  


 


其实早在民国时期,就有人发现蕨菜可能存在剧毒。当时有一位老先生发现自己家里的两头牛无故死掉了,而当地并没有瘟疫流行。随后,专家也证实了,牛在食用蕨菜之后,骨髓功能会大幅下降,体内的血小板和白细胞会逐渐减少,有部分牛在吃了蕨菜之后也有失明的现象。  


后来,国内外的很多科学家开始研究蕨菜“让牛失明”的原因。近期这个答案终于浮出水面,这个被国内老人称为“长寿菜”的蕨菜,被查出含有“原蕨苷”致癌物质!科学家们对原蕨苷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分析,将原蕨苷注入到动物体内,发现原蕨苷能够和动物体内的氨基酸产生反应,破坏体内的DNA。科学家表示,原蕨苷可以通过牛、羊食的奶水进入人的身体。  


 


我国科研机构表示,蕨菜的产源地相对其他食用蕨菜较少的地区,居民患食道癌的几率要高3-4倍。  


在此要说明一下:蕨菜的致癌只是说“有导致癌症的风险”,并不是“吃了就得癌症”。  


目前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原蕨苷评级为3类致癌物,3级是什么意思呢?即"对人体致癌性尚未归类的物质或混合物,对人体致癌性的证据不充分,对动物致癌性证据不充分或有限。或者有充分的实验性证据和充分的理论机理表明其对动物有致癌性,但对人体没有同样的致癌性。”其他3级致癌物包括:苯胺、苏丹红、咖啡因、二甲苯、糖精及其盐、安定、氧化铁、有机铅化合物、静电磁场、三聚氰胺、汞与其无机化合物等。  


如何处理蕨类才是健康吃法?


 


  1. 前面的研究提到,蕨根里面的致癌物质是水溶性的。也就是说,如果多次水洗,可能会把它大部分洗掉。这个动物实验中用的是蕨根磨碎沉淀的粗提物,并没有经过反复水洗,而人类制作蕨根粉条的时候,却会反复清洗,再加入大量水来制作粉条,客观上又降低了可能致癌物的数量。  


2.原蕨苷在常温下是非常容易挥发的,提纯的原蕨苷在室温下便会分解。科学家研究原蕨苷对于实验鼠的致癌效应时,用的是零下20摄氏度环境下保存的原蕨苷,因此原蕨苷一旦处于滚烫的沸水之中,致癌效果会大幅度下降。若加上盐渍或烘焙等手法的话可能更进一步削弱致癌效果。  


来源:中国日报网综合  


【免责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留学说无关。留学说对文中事实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分享到:


文章评论


文章推荐